![]() |
公司新闻 关于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全面解读来源: 作者:www.wxact.com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4-15 15:42 浏览量:1
关于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全面解读
一、标准概述与实施时间
GB 38031—2025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4月14日正式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对2020年版的首次修订,旨在应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带来的安全挑战,进一步强化动力电池的安全底线。
二、主要技术条款与修订要点
热扩散安全要求升级
将热失控后的安全要求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同时需确保烟气不危害乘员,并保留热事件报警功能。
新增内部加热触发方法,修订针刺触发条件(如针刺速度调整),并明确观察时间要求
。
新增测试项目
底部撞击测试:模拟车辆底部剐蹭或撞击场景,要求电池无泄漏、外壳无破裂、不起火、不爆炸。
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针对快充电池单体(20%-80% SOC充电时间≤15分钟),在300次快充循环后需通过外部短路试验,确保安全。
试验条件与方法的优化
允许携带车身结构件参与挤压和底部撞击试验,更贴近实际装车状态。
修改湿热循环、盐雾、高海拔等环境试验的参数,强化对极端条件的适应性
。
同一型式判定条件
明确电池包或系统在材料、工艺、结构等核心参数一致时,可视为同一型式,减少重复测试成本。
三、适用电池类型及应用场景
适用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可充电储能装置,不涵盖低压辅助电池(如12V蓄电池)。
应用场景:适用于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车型的动力电池系统。
四、与旧版标准的差异对比
替代标准范围
GB 38031—2025取代了GB 38031—2020,同时整合了GB/T 31485-2015和GB/T 31467.3-2015的部分内容。
关键差异点
删减项目:取消电池单体跌落、针刺、海水浸泡等试验,聚焦更实际的风险场景。
新增要求: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覆盖全生命周期安全
。
试验参数调整:如环境温度范围从±2℃放宽至±5℃,SOC测试条件从100%调整为50%。
五、实施影响分析
行业洗牌与技术升级
中小厂商因技术门槛提高可能被淘汰,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优势凸显。
推动材料创新(如固态电池)、BMS优化及热管理技术突破。
消费者与行业受益
降低自燃事故风险,增强消费者信心,加速油电替代进程。
中国标准或成为全球参考,提升国际竞争力。
挑战与争议
部分厂商面临成本压力,过渡期仅一年,部分企业可能退出市场。
需平衡安全性与性能、成本的关系,避免过度设计。
GB 38031—2025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进入“零容忍”时代,其强制性和全面性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需在技术研发和合规性上加大投入,而消费者将获得更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这一标准不仅筑牢了安全底线,也为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确立技术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关新闻 |
最新评论 更多
快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