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锂电池测试标准

来源:    作者:www.actbox.com.cn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1-15 19:05    浏览量:47

锂电池测试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页数


 
01.《IEC携带式铅酸蓄电池(阀控式)》 IEC 1056 — 1991 (14页) 
02.《IEC固定型阀控电池一般要求及实验方法(英文)》 IEC 60896.2 — 2002 (29页) 
03.《铅酸起动电池为减轻爆炸危险而设计的装置性能的试验方法》 IEC/TR2 61430-1997(英文) (17页) 
04.《IEC牵引蓄电池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英文)》 IEC 60254.1.2 —1997 (24页) 
05.《IEC太阳能蓄电池组(英文)》 IEC 61427 — 1999 (16页) 
06.《IEC太阳能蓄电池组》 IEC 61427 — 1999 (11页) 
07.《IEC锂蓄电池标准(英文)》 IEC 61960 — 2000 (60页) 
07.《IEC起动蓄电池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英文)》 IEC 60095.1 — 2000 (21页) 
08.《IEC起动蓄电池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 IEC 60095.1 — 2000 (12页) 
09.《铅完整性的试验方法》 IEC/PAS 62184-2000(暂无) (16页) 
10.《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监控用户手册(英文)》 IEC/TR 62060 — 2001 (42页) 
11.《IEC电动道路车辆蓄电池性能寿命标准(英文)》 IEC 61982.3 — 2001 (14页) 
12.《电动道路车辆电池动态放电性能和动态耐久试验》 IEC 61982.2 — 2002(英文) (15页) 
13《IEC携带式铅酸蓄电池(阀控式)(英文)》 IEC 61056.1.2 — 2002 (29页) 
14.《IEC对蓄电池充电器的详细要求(英文)》 IEC 60335.2.29 — 2002 (15页) 
15.《IEC固定蓄电池要求、试验方法(英文)》 IEC 60896.11 — 2002 (18页) 
16.《IEC阀控电池实验方法(英文)》 IEC 60896.21 — 2004 (40页) 
17.《IEC阀控电池一般要求(英文)》 IEC 60896.22 — 2004 (29页) 
18.《IEC国际电工词汇原电池和蓄电池(英文)》 IEC 60050-482 — 2004 (83页) 
19.《IEC飞机用蓄电池组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和性能水平》 IEC 60952.1 — 2004(英文) (49页) 
20.《IEC飞机用蓄电池组第2部分:设计和制造要求》 IEC 60952.2 — 2004(英文) (37页) 
21.《IEC飞机用蓄电池组.第3部分:产品规范及设计与性能的声明》 IEC 60952.3 — 2004(英文) (19页) 
22.《IEC牵引蓄电池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英文)》 IEC 60254.1 —2005 (17页) 
23.《太阳光伏能系统用蓄电池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 IEC 61427-2005 (15页) 
24.《IEC起动蓄电池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英文)》 IEC 60095.1 — 2006 (31页) 
25.《电动道路车辆推进用二次电池试验参数(英文)》 IEC 61982.1 — 2006 (16页) 
26.《蓄电池供电应急灯的自动试验系统(英文)》 IEC 62034 — 2006 (26页) 
27.《牵引蓄电池的尺寸、接线柱及两极标记(英文)》 IEC 60254.2 —2008 (13页) 
28.《启动用铅酸蓄电池重型卡车用的尺寸(英文)》 IEC 60095.4 — 2008 (19页) 
             
      
1.《德国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DIN 43539 —2(1989) (14页) 
2.《通用铅合金标准》(英文) DIN 17640-1-2004 (05页) 
3.《德国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DIN EN 60095 1—(2000) (23页) 
4.《德国蓄电池氧化铅标准》 DIN EN 13086 — 2000 (13页) 
5.《德国大众公司蓄电池标准》 V W 69110 (11页) 
    
      
1.《美国汽车用重型蓄电池寿命试验标准》 SAE J 2185 NOV 1991 (02页) 
2.《美国蓄电池阻燃排气系统的试验程序》 SAE J 1495 MAR 1992 (06页) 
3.《美国汽车用蓄电池寿命试验标准》 SAE J 240 JUN 1994 (02页) 
4.《美国汽车蓄电池标准》 SAE J 537 JUN 1994  (16页) 
5.[阀控蓄电池维护测试和更换标准(英文)] IEEE std 1186-1996 (12页) 
6.《美国铅锭规范标准》 ASTM B29-1996 (03页) 
7.《美国电信环境用的阀调的铅酸电池标准》 ANSI T1.330-1997(暂无) (61页) 
8.《美国地面车辆蓄电池标准》 SAE J 537 - 2000  (16页) 
9.《美国地面车辆蓄电池标准(英文)》 SAE J 537 - 2000  (18页) 
9.《备用蓄电池组(英文)》 UL 1989-2006 (26页) 
10.《工业蓄电池充电装置(英文)》 UL 1564-2006 (90页) 
      
      
1.《日本铅酸蓄电池用隔板标准》 JIS C 2313 — 1990 (10页) 
2.《日本铅酸蓄电池用电池槽标准》 JIS C 2335 — 1991 (08页) 
3.《日本电动车辆用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试验方法》 JEVS D 701:1994 (02页) 
4.《日本电动车阀控蓄电池的能量密度试验方法》 JEVS D 702:1994 (02页) 
5.《日本电动车阀控蓄电池的功率密度试验方法》 JEVS D 703:1994 (03页) 
6.《日本电动车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尺寸和结构》 JEVS D 001:1995 (03页) 
7.《日本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1 — 1995 (24页) 
8.[日本小型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C 8702 — 1995 (20页) 
9.《日本铅酸蓄电池用玻璃棉标准》 JIS C 2202 — 1995 (06页) 
10.[日本小型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日文)] SBA S 0804 — 1998 (11页) 
11.《日本电动车阀控蓄电池的循环试验方法》 JEVS D 704:1997 (02页) 
12.《日本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2 — 1997 (11页) 
13.《日本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英文)》 JIS D 5302 — 1997 (15页) 
14.《日本牵引型铅酸蓄电池标准(英文)》 JIS D 5303 — 1997 (18页) 
15.《日本牵引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3 — 1997 (13页) 
16.《日本小型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标准(英文)》 JIS C 8702 — 1998 (35页) 
17.《日本小型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C 8702 — 1998 (22页) 
18.《日本一般用途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C 8701 — 1999 (04页) 
19.[日本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标准-阀控式] JIS C 8704.2 — 1999 (42页) 
20.《日本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标准-排气式》 JIS C 8704.1 — 1999 (42页) 
21.《日本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标准(英文)》 JIS D 5301 — 1999 (55页) 
22.《日本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1 — 1999 (43页) 
23.《日本小型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标准(英文)》 JIS C 8702 — 2003 (49页) 
24.《日本小型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C 8702 — 2003 (52页) 
25.《日本船用铅蓄电池标准》 JIS F 8101 — 2003 (09页) 
26.《日本蓄电池用乙炔黑标准》 JIS K1469-2003(暂无) (20页) 
27.《日本牵引型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3 — 2004 (40页) 
28.《日本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 JIS D 5302 — 2004 (19页) 
29.《固定铅酸蓄电池.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透气式》 JIS C8704-1-2006(暂无) (44页) 
30.《固定式铅蓄电池第2-1部分:阀控型试验方法》 JIS C8704-2-1-2006(暂无) (42页) 
31.《固定式铅蓄电池第2-2部分:阀控型要求》 JIS C8704-2-2-2006(暂无) (30页) 
32.《便携设备用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的安全要求》 JIS C8712-2006(暂无) (28页) 
   
   
1.《英国阀控蓄电池要求、试验方法(英文)》 BS EN 60896.2 — 1996 (32页) 
2.《英国牵引蓄电池尺寸、端子标记(英文)》 BS EN 60254.2 — 1997 (13页) 
3.《英国阀控蓄电池分类及其说明(英文)》 BS 6290.4 — 1997 (27页) 
4.《英国固定蓄电池要求、试验方法(英文)》 BS EN 60896.11 — 2003 (23页) 
5.《英国阀控蓄电池功能特性、试验方法(英文)》 BS EN 61056.1 — 2003 (21页) 
6.《英国阀控蓄电池尺寸、端子标记(英文)》 BS EN 61056.2 — 2003 (14页) 
7.《英国铅及铅合金标准》(英文) BS EBS N 12659-1999 (14页) 
8.《起动器用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组尺寸和端子标记》 BS EN 50342-2006(英文) (28页) 
8.《澳大利亚标准牵引用铅蓄电池》 AS 2402——1994 (29页) 
9.《阀控铅酸蓄电池维护、测试和更换》 IEEE Std1186-1996 (12页) 
10.《欧洲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编译本)》   (09页) 
11.《欧洲轿车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标准(编译本)》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的定义、要求、测试方法、质量评定程序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规范适用于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电池)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zui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eqv IEC 60486:1986)

定义

本规范采用GB/T 2900.11中的规定的术语和下列定义。

3.1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 for cellular phone

指由一只或多只锂离子单体蓄电池及附件组合而成的,用于蜂窝电话的电池。

3.2 充电限制电压 limited charge voltage

按生产厂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3.3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生产厂标明的电池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mAh(毫安小时)

3.4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

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视值。

3.5 终止电压 cut-off voltage

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n×2.75V(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串联只数用“n”表示,下同)

4要求

4.1外观

a) 电池外表面应清洁,无机械损伤,触点无锈蚀;

b) 电池表面应有必须的产品标示(7.1)

c) 与蜂窝电话或模拟装置配合,开机应工作正常,锁扣可靠。

4.2 20放电性能

4.2.1 0.2C5A放电性能

电池按5.3.2.3规定进行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h

4.2.2 1C5A放电性能

电地按5.3.2.4规定进行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1min

4.3 高温性能

电池在55±2下按5.3.3规定进行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1min,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4.4 低温性能

电池在-20±2下按5.3.4规定进行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h,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池在-10±5下按5.3.5规定进行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5h,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4.5 荷电保持能力

电池按5.3.5规定进行试验,放电时间应不低于4.25 h

4.6 循环寿命

电池按5.3.6规定进行试验,循环寿命应不低于300次。

4.7 环境适应性

4.7.1 恒定湿热性能

电池按5.3.7.1规定进行试验后,电池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烟或爆炸,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6 min

4.7.2 振动

电池按5.3.7.2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池电压应不低于n×3.6V

4.7.3 碰撞

电池按5.3.7.3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池电压应不低于n×3.6V

4.7.4自由跌落

电池按5.3.7.4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应不漏液、不冒烟、不爆炸,能插入蜂窝电话,锁扣可靠;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1min

4.8 安全保护性能

4.8.1 过充电保护

电池按5.3.8.1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4.8.2 过放电保护

电池按5.3.8.2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4.8.3 短路保护

电池按5.3.8.3规定进行试验,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瞬时充电后,电池电压应不小于nX3.6 V

4.9 电池安全要求

本项要求是模拟电池误用或滥用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安全性问题。

4.9.1 重物冲击

电池按5.3.9.1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4.9.2 热冲击

电池按5.3.9.2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4.9.3 过充电

电池按5.3.9.3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4.9.4 短路

电池按5.3.9.4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电池的外部温度不得高于150

4.10贮存

电池贮存12个月,经完全充电后,0.2 C5A放电时间不小于4h

5测试方法

5.1测试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 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

5.2.1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ΩV

5.2.2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2.3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l%。

5.2.4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5.2.5 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5.2.6 恒压源电压可调,其电压变化范围为±0.5%。

5.3 试验方法

5.3.1外观

用目测法检查被测电池的外观,并检查电池与蜂窝电话或模拟装置配合情况,应符合4.1的规定

5.3.2 20放电性能

5.3.2.1 预循环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后,搁置0.5h1h,再以0.2C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

5.3.2.2 充电制式

电池可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

a)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zui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此充电制式为检验的仲裁充电制式。

b)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zui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5.3.2.3 0.2C5A放电性能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后搁置0.5hlh,在20±5的温度下以 0.2C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

上述试验可以重复循环5次,当有一次循环的电池容量符合4.2.1的规定时,试验即可停止。

5.3.2.4 1C5A放电性能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后搁置 0.5hlh,在20±5的温度下以 IC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

5.3.3高温性能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符合4.3的规定。该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然后目测电池外观,应符合4.3的规定。

5.3.4 低温性能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20±2的低温箱中恒温16h24h,然后以0.2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符合4.4的规定。该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然后目测电池外观,应符合4.4的规定。

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10±2的低温箱中恒温16h24h,然后以0.2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符合4.4的规定。该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然后目测电池外观,应符合4.4的规定。

5.3.5 荷电保持能力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将电池开路搁置28d,再以0.2C5A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符合4.5的规定。

5.3.6循环寿命

5.3.6.1 电池循环寿命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进行。

5.3.6.2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20mA,停止充电,搁置0.5h1h,然后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后,搁置0.5h1h,再进行下一个充放电循环,直至连续两次放电时间小于36min,则认为寿命终止。电池的循环寿命应符合4.6规定。

5.3.7环境适应性

5.3.7.1恒定湿热性能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目测电池外观,应符合4.7.1的规定;再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符合4.7.1的规定。

5.3.7.2 振动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按下面的振动频率和对应的振幅调整好试验设备,XYZ三个方向上从10Hz55Hz循环扫频振动30min,扫频频率为1oct/min

振动频率:10Hz30Hz 位移幅值(单振幅)0.38mm

振动频率:30Hz55Hz 位移幅值(单振幅)0.19mm

振动结束后电池外观及电压应符合4.7.2的规定。

5.3.7.3 碰撞

电池按5.3.7.2规定试验结束后,将电池平均按XYZ三个互相垂直轴向直接或通过夹具坚固在台面上,按下述要求调整好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进行碰撞试验。

脉冲峰值加速度 100m/s2

每分钟碰撞次数 4080

脉冲持续时间 16ms

碰撞次数 1000±10

碰撞结束后将电池自实验台取下,电池外观及电池电压应符合4.7.3的规定。

5.3.7.4 自由跌落

电池按5.3.7.3规定试验结束后,将电池样品有高度(zui低点高度)1000mm的位置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厚的硬木版上,从XYZ正负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自由跌落1次。

自由跌落结束后,将电池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然后按5.3.2.4规定进行充放电循环,至放电时间符合4.7.4的规定,即可终止充放电循环, 充放电循环次数应不多于3次。

5.3.8 安全保护性能

5.3.8.1过充电保护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结束后,用恒流恒压源持续给电池加载8h, 恒流恒压源电压设定为2倍标称电压,电流设定为2C5A的外接电流,电池应符合4.8.1规定的要求。

5.3.8.2过放电保护

电池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5A放电至终止电压后,外接(30×nΩ负载放电24h,电池应符合4.8.2规定的要求。

5.3.8.3 短路保护

电池按5.3.2.2规定充电之后,将正负极用0.1Ω电阻器短路1h,电池应符合4.8.3规定的要求。

将正负极断开,电池以1C5A电流瞬间充电5s后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电压,应符合4.8.3规定的要求。

注:以上安全性能试验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5.3.9 电池安全要求

所用的锂离子单体电池若已通过安全认证或能提供制造厂进行下述四项安全试验的报告,则不进行本条规定的试验。

下述试验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在试验前所有电池都要按5.3.2.2规定充电,并搁置24h后,再进行以下试验。

5.3.9.1 重物冲击

电池放置于冲击台上,将10kg重物自1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已固定在夹具中的电池(电池的面积zui大的面应与台面垂直),电池允许发生变形,但应符合4.9.1的要求。

5.3.9.2热冲击

电池放置于热箱中,温度以(5±2)/min的速率升到150±2并保持30min,电池应符合4.9.2的要求。

5.3.9.3过充电

本项试验应在拆除电池外保护线路后进行。

将接有热电偶的电池置于通风橱中,连接正负极于一恒流恒压电源,调节电流至3C5A、电压为n×10V,然后对电池以3C5A充电,直到电池电压为n×10V,电流将到接近0A。试验过程中监视电池温度变化,当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约10,结束试验,电池应符合4.9.3的要求。

5.3.9.4短路

本项试验应在拆除电池外保护线路后进行。

将接有热电偶的电池置于通风橱中,短路其正负极(线路总电阻不大于50mΩ)。试验过程中监视电池温度变化,当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约10,结束试验,电池应符合4.9.4的要求。

5.3.10 贮存

进行贮存试验的电池应选自生产日期到试验日期不足3个月的电池,电池贮存前应按5.3.2.2规定的制式给电池充入40%50%的容量,然后在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45%85%的环境中贮存。贮存期满后,电池按5.3.2.2进行充放电,放电时间应符合4.10规定。

质量评定程序

6.1 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

b)质量一致性检验。

6.2 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一般在产品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进行,但在产品的主要设计、工艺、元器件及材料有重大改变,影响产品的重要性能,使原来的鉴定结论不再有效时,也应进行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

组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测试方法章条号 样品数量 允许不合格电池数

外观 4.1 5.3.1 24 0

0.2C5A放电性能 4.2.1 5.3.2.3

2 1C5A放电性能 4.2.2 5.3.2.4 3

高温性能 4.3 5.3.3

低温性能 4.4 5.3.4

荷电保持能力 4.5 5.3.5 3

环境适应性 恒定湿热性能 4.7.1 5.3.7.1 3

振动 4.7.2 5.3.7.2

碰撞 4.7.3 5.3.7.3

自由跌落 4.7.4 5.3.7.4

安全保护性能 过充电保护性能 4.8.1 5.3.8.1 3

过放电保护性能 4.8.2 5.3.8.2

短路保护性能 4.8.3 5.3.8.3

电池安全要求 重物冲击 4.9.1 5.3.9.1 3

热冲击 4.9.2 5.3.9.2 3

过充电 4.9.3 5.3.9.3 31)

短路 4.9.4 5.3.9.4 32)

循环寿命 4.6 5.3.6 3

贮存 4.10 5.3.10 3

1)指进行完第2组试验的电池。

2)指进行完第5组试验的电池。

6.2.1抽样方案

鉴定检验的样品是使用与正常生产相同的材料、设备和工艺生产并随机抽取的,样品数量见表1

6.2.2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项目、顺序及分组按表1规定。

6.2.3 判定规则

当所有检验项目均满足规定时,则判为鉴定检验合格。如果任何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应暂停检验,生产方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继续进行检验。若重新检验合格,则仍判鉴定检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仍有某个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判定鉴定检验不合格。

6.3 质量一致性检验

电池组的质量一致性检验分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用以判定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否合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

6.3.1逐批检验

6.3.1.1 供检验的样品在交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GB/T 2828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验项目、测试方法、检验水平(IL)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2规定。

逐批检验

组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测试方法章条号 IL AQL

外观 4.1 5.3.1  4.0

2 0.2C5A放电性能 4.2.1 5.3.2.3 S-3 2.5

1C5A放电性能 4.2.2 5.3.2.4

6.3.1.2 逐批检验后,按GB/T 2828-19874.12规定对产品批进行处理。

6.3.2 周期检验

6.3.2.1 周期检验的样品在逐批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GB/T 2829的一次抽样方案,检验项目、顺序及分组、要求、测试方法、抽样周期、判别水平(D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及判定数组(AC Re)按表3规定。

周期检验

组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测试方法章条号 抽样周期 DL RQL(AC Re)

高温性能 4.3 5.3.3 90d  20(0 1)

低温性能 4.4 5.3.4

荷电保持能力 4.5 5.3.5

环境适应性 恒定湿热性能 4.7.1 5.3.7.1 0.5a 15(0 1)

振动 4.7.2 5.3.7.2

碰撞 4.7.3 5.3.7.3

自由跌落 4.7.4 5.3.7.4

安全保护性能 过充电保护性能 4.8.1 5.3.8.1 20(0 1)

过放电保护性能 4.8.2 5.3.8.2

短路保护性能 4.8.3 5.3.8.3

电池安全要求 重物冲击 4.9.1 5.3.9.1

热冲击 4.9.2 5.3.9.2

过充电 4.9.3 5.3.9.3

短路 4.9.4 5.3.9.4

循环寿命 4.6 5.3.6 1a

贮存 4.10 5.3.10

6.3.2.2 周期检验完成后,按GB/T 2829-19874.12规定对产品批进行处理。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每个电池上应有下列中文标志:产品名称、型号、标称电压、额定容量、充电限制电压、执行标准编号、正负极性、制造日期或批号、制造厂名、商标和警示说明,其中允许将执行标准编号、厂址、邮编和联系电话标识在包装或使用说明书中。

7.2 包装

每个电池都应有外包装,包装内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好的产品应放在干燥、防尘、防潮的包装箱内。

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毛重、制造厂商、出厂日期、应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必要标志,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 191规定。

7.3 运输

电池应包装成箱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或挤压,防止日晒雨淋,可使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

7.4 贮存

电池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室内,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应远离火源及热源。

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

锂电池试验箱挥发性物质VOC试验箱汽车VOC试验箱内饰件VOC试验箱高温箱快速温度试验箱温度冲击试验箱步入式试验箱温度湿度振动试验箱沙尘淋雨试验箱干燥箱大型老化试验箱防爆箱汽车淋雨试验箱温度湿度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

非标定制各类涵盖温度、湿度、盐雾、淋雨、沙尘、振动等多功能综合性试验设备

【共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最新评论 更多

快速评论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必填)

相关新闻